简答题
点击查看答案2018年自考《渔业环境与养殖水质分析》专项题库:问答
问答题
1.试述人工鱼礁的集鱼机理?
(1)阴影效应:鱼礁的堆放改变了底层海水的流态,在礁体的一侧形成涡流与流影,另一侧则产生滞流或紊流,同时在礁体的内部和周围形成几何阴影区。
(2)适应不同鱼类的趋性和本能行为效应:有的鱼类喜欢接触固态形体,“人造海流法”制造人工渔场。
(3)视觉和水声效应:任何一种鱼类都有其所喜欢的照度,并经常在具有这种照度的水层内集结成群,趋光性就是鱼类寻求适宜照度的结果。正趋音性鱼类对声音的刺激的反应比较敏感,闻声后会趋向声源。
(4)流态和饵料效应:人工鱼礁造成水流向上运动,形成上升流,把营养丰富的底层海水带至表水层上来,吸引鱼群前来觅食;人工鱼礁增加附着生物、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和丰度。
(5)保护效应:人工鱼礁能给鱼类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
(6)改善环境效应:鱼礁可使原来荒芜的海底变成繁盛的鱼类栖息场、索饵场、产卵场和繁殖场。
2. 写出25种以上主要增养殖海水鱼类种类。
黄勃海海区:鲆、鲽类,包括大菱鲆、舌鳎等
东海海区:大黄鱼、黄姑鱼、真鲷和黑鲷等。
南海海区:斜带石斑、赤点石斑、花鲈、尖吻鲈、青鲈,断班石鲈、真鲷、平鲷、黑鲷、黄鳍鲷、紫红笛鲷、红鳍笛鲷、五带笛鲷、斜带髭鲷、花尾胡椒鲷、星斑裸颊鲷、金钱鱼、青弹涂鱼、大弹涂鱼、篮子鱼、军曹鱼、海马、卵形鲳鲹、红鳍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等。
3. 试述选择人工放流对象的原则?
(1)经济价值较高或一般,但终生在本国内海、港湾或近海生活的鱼类、甲壳类、贝类和海参、海胆、海蜇等;
(2)经济价值高,生长周期短,成长快,虽需向外海较深水域越冬,但在越冬洄游之前已基本长成,可就近海组织捕捞生产,如黄、渤海的东方对虾;
(3)经济价值高,生长周期和洄游路线虽然很长,但回归性强,在其洄游通过和成长水域又有国际渔业协议或渔业法规保障不得滥捕的名贵鱼类,如北半球高纬度海区的大麻哈鱼。所以选择人工放流增殖对象的基本原则,除了具有较高或一定的经济价值,可形成相当规模生产规模之外,还必须作到放流增殖由我,开发利用在我能控制的范围之内,或在一定阶段我所控制范围之外,但能有不遭滥捕的保障。
(4)食物链以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较理想,这样有利于发挥初级生产力的潜力,可从水域中获得数量较多的水产品。
(5)生长快,性成熟早,经济价值高,渔获量较多,社会需求量大。这样达到商品规格的周期缩短,自然繁殖率相对提高,经济效益好。
(6)选择适应性强、底栖性、回归性强及活动性较小的鱼类。栖息内湾、底栖及岩礁等鱼类移动范围小,增殖放流回捕率较高。
(8)优质的地方性种或种群。选择地方性种群是在于保护管理措施容易生效。
(9)应选择育苗技术比较成熟,苗种易解决的鱼类。这样可以大量供应放流增殖的苗种。
4. 鱼类的驯化有哪些方式?
(一)鱼苗驯化的方式
1.网箱驯化的方式
(1)网箱驯化的步骤
封闭式阶段:网箱的网目要小,不允许外来敌害和竟争者。
半封闭式阶段:网箱的网目要足够大,允许驯化对象到网箱的外面去,也允许外来敌害和竟争者进来。开放式阶段:取消网箱,让驯化对象自由活动。
(2)网箱驯化的方式
减少饵料:每天减少饵料10%——20%,直到驯化对象能独立生存为止。
2.池塘驯化
在池塘放养,辅以减饵法。直到驯化对象能独立生存为止。然后打开闸门,让驯化对象随朝流到大海中去。
3.港湾驯化
在放流的港灣设立投饵点,辅以减饵法,直到驯化对象能独立生存为止。
(二)亲鱼驯化的方式
先在水池暂养以适应环境,使之繁殖,再对幼苗进行驯化。
5. 为了观察鉴别养殖鱼类性腺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程度,试从卵巢的外形、颜色、大小和重量及血管分布等特征阐述卵巢发育的各期特征。
1.第Ⅰ期卵巢 位于鳔的侧方,紧贴体腔膜上,是一对透明的肉色细丝,外观不能分辨雌雄。鱼类Ⅰ期卵巢终生只出现一次。
2.第Ⅱ期卵巢 性腺已能分辨出雌雄,卵巢扁平透明,肉眼不能分辨卵粒,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也有卵原细胞。四大家鱼的Ⅱ期卵巢在第一次性周期内由Ⅰ期卵巢发育而来,以后性成熟雌鱼的Ⅱ期卵巢或是由Ⅴ期卵巢产卵后形成或是由Ⅵ期卵巢自然退化而形成。
3.第Ⅲ期卵巢 卵巢增厚,卵巢膜上出现黑色素,血管密布,肉眼能分辨卵粒。第Ⅲ期卵巢以第三时相卵母细胞为主,也有第Ⅱ时相的卵母细胞和第Ⅰ时相的卵母细胞。四大家鱼的Ⅲ期卵巢都是由Ⅱ期卵巢发育而来的,达到性成熟的雌鱼以Ⅲ期卵巢越冬。
4.第Ⅳ期卵巢 体积增大呈长囊状,充满整个腹腔的一半以上。卵巢内以Ⅳ时相的卵母细胞为主。卵内充满卵黄,粒粒饱满,已能分离,呈青灰色。Ⅳ期卵巢又可相对分为三个时期:Ⅳ期初,卵核位于正中;Ⅳ期中,核稍偏位;Ⅳ期末,核移向动物极一端。卵生理成熟的标志是卵核偏位和卵黄颗粒充满卵球。
5.第Ⅴ期卵巢 卵巢松软呈青灰色,卵已从滤泡中游离出来,卵粒透明,粒粒分离,进入卵巢腔(排卵),处于流动状态。轻压腹部有卵粒从生殖孔中流出。
6.第Ⅵ期卵巢 产卵后不久或褪化吸收的卵巢。卵巢中有过分成熟而未被排出的卵粒。卵巢表面血管萎缩充血,呈紫红色;卵巢松软,体积缩小。
6.试述鱼类催产的基本原理。
外界综合生态条件,通过亲鱼的外部感受器(视觉、触觉、侧线)作用于鱼的中枢神经系统,剌激下丘脑释放GnRH,进而触发雌雄鱼的垂体分泌大量GtH,经血液循环到达性腺,性腺受到GtH的作用后,迅速发育成熟,开始排卵;与此同时,分泌性激素,促使亲鱼发情而进入性活动——产卵、排精,精卵结合而受精。
由此,可采用生理生态相结合的方法,即对鱼体直接注射垂体制剂或HCG,代替鱼体自身分泌GtH的作用,或者将人工合成的LRH或LRH-A注入鱼体代替鱼类自身的下丘脑释放的GnRH的作用,由它来触发垂体分泌GtH。总之,对鱼类注射催产剂是取代了鱼类繁殖时所需要的那些外界综合生态条件,而仅仅保留影响其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生态条件(如水温、溶氧等),从而促使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排卵和产卵。
7.试比较自然受精与人工授精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比 较
自 然 受 精
人 工 授 精
优 点
①适应卵子成熟过程,受精率较高;
②对多尾亲鱼产卵时间不一致无影响;
③亲鱼少受伤。
①设备简单,受条件限制较小;
②受精卵不混有敌害和杂物;
③便于进行杂交工作;
④在亲鱼受伤和水温偏高条件下可得到部分受精卵;
⑤在雄鱼少的情况下,可使卵子受精有保证。
缺 点
①设备较多,受条件限制也较大;
②受精卵混有敌害和杂物;
③很难进行杂交工作;
④在雄鱼少时,卵子受精无保证。
①较难掌握适当的采卵时间,往往会因卵子过熟而受精差;
②多尾亲鱼在一起,由于排卵时间不一致,捕鱼采卵时常会影响其他亲鱼发情排卵;
③亲鱼受伤机会较多。
8. 鱼苗因受鱼卵质量和孵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影响,体质有强有弱,这对鱼苗的生长和成活带来很大影响,试从鱼苗的体色、游泳情况以及挣扎能力来区别其优劣。
鉴别方法
优 质 苗
劣 质 苗
体 色
群体色素相同,无白色死苗,身体清洁,略带微黄色或稍红
群体色素不一,为“花色苗”,具白色死苗。鱼体拖带污泥,体色发黑带灰
游泳情况
在容器内,将水搅动产生旋涡,鱼苗在旋涡边缘逆水游泳
鱼苗大部分被卷入旋涡
抽样检查
在白瓷盆中,口吹水面,鱼苗逆水游泳。倒掉水后,鱼苗在盆底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圆圈状
在白瓷盆中,口吹水面,鱼苗顺水游泳。倒掉水后,鱼苗在盆底挣扎力弱,头尾仅能扭动
9. 试从出塘规格小、体色、鱼类活动情况以及体质强弱来判别夏花鱼种质量优劣。
鉴 别 方 法
优 质 夏 花
劣 质 夏 花
看出塘规格
同种鱼出塘规格整齐
同种鱼出塘个体大小不一
看 体 色
体色鲜艳,有光泽
体色暗淡无光,变黑或变白
看活动情况
行动活泼,集群游动,受惊后迅速潜入水底,不常在水面停留,抢食能力强
行动迟缓,不集群,在水面漫游,抢食能力弱
抽 样 检 查
鱼在白磁盆中狂跳。身体肥壮,头小,背厚。鳞鳍完整,无异常现象
鱼在白磁盆中很少跳动。身体瘦弱,背薄,俗语称“瘪子”。鳞鳍残缺,有充血现象或异物附着
10. 试述鱼苗下塘时还应注意哪些事项?
(1)检查鱼苗是否能主动摄食 人工繁殖的鱼苗必须待鳔充气、能平游、能主动摄取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
(2)鱼苗下塘前后,每天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池水轮虫的种类和数量 如发现水中有大量滤食性的臂尾轮虫等,说明此时正值轮虫高峰期;如发现水中有大量肉食性的晶囊轮虫,说明轮虫高峰期即将结束,需全池泼洒腐熟的有机肥料,一般每亩泼洒50kg~150kg。
(3)检查池中是否残留敌害生物。清塘后到放鱼苗前,鱼苗池中可能还有蛙卵、蝌蚪等敌害生物,必要时应采用鱼苗网拉网1次~2次,予以清除。
11. 试述建造过鱼设施的意义?
洄游,作为鱼类的一种周期性、定向性的群集迁徒活动,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并通过遗传而巩固下来,使得鱼类自身种群不断繁衍。洄游包括江海洄游和区域性迁徙,如中华鲟就是江海洄游的典型代表,长江流域四大家鱼也有定期迁徙区域的特点。然而,水利工程造成的河道阻隔,使洄游鱼类无法回到产卵地点,物种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因此,开辟鱼道,成为保护重要洄游性鱼类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峡工程中,对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的保护一直是个难题。以中华鲟为例,大坝的建成挡住了它们洄游的路线,使它们无法产卵繁衍。大家想出了多种办法来保护这种珍稀的鱼种。比方说,在宜昌已经建成了人工繁殖场,每年捕捞一些中华鲟进行人工繁殖,孵化鱼苗。每年起码有几百万尾鱼苗被放入长江,即便是万分之一的存活率,中华鲟也应该不会消亡。其实国外也遇到了类似的难题,比如美国在哥伦比亚河上设立鱼道、鱼梯、过鱼机器等,想办法让鱼儿能够顺利过坝。这些保护措施国内同样也可以借鉴。
12. 网箱位置选择要适合哪些环境条件?
网箱设置的位置及其水域环境条件的选择十分重要。养殖品种不同,对环境要求也不同。而同一养殖品种,水域环境条件差异,可导致养殖效果的差殊。网箱设置场所不不但需要具备适合于鱼类生存所必需的理化因子和水质等其他因素,如光照、水温、PH值、溶氧量、天然饵料基础等,还要考虑与网箱设计和设置位置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如海水网箱的强度要求应与设置海域的风浪强度相适应。
⑴在海水中设置网箱,一般是在近海内湾中。
⑵选择适应养殖对象所需要的温度、盐度、溶氧量等水体环境因子。一般网箱不能设置在盐度较低,浑浊度较大的河口附近。
⑶适宜选择流速较低,流向不复杂,水深在8-20米的海域设置网箱。
2018年自考《渔业环境与养殖水质分析》专项题库:问答
问答题
1.试述人工鱼礁的集鱼机理?
2. 写出25种以上主要增养殖海水鱼类种类。
3. 试述选择人工放流对象的原则?
4. 鱼类的驯化有哪些方式?
5. 为了观察鉴别养殖鱼类性腺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程度,试从卵巢的外形、颜色、大小和重量及血管分布等特征阐述卵巢发育的各期特征。
6.试述鱼类催产的基本原理。
7.试比较自然受精与人工授精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8. 鱼苗因受鱼卵质量和孵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影响,体质有强有弱,这对鱼苗的生长和成活带来很大影响,试从鱼苗的体色、游泳情况以及挣扎能力来区别其优劣。
9. 试从出塘规格小、体色、鱼类活动情况以及体质强弱来判别夏花鱼种质量优劣。
10. 试述鱼苗下塘时还应注意哪些事项?
11. 试述建造过鱼设施的意义?
12. 网箱位置选择要适合哪些环境条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