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医学类 > 中药化学

2018年自考中药化学复习笔记六

发布时间: 2018-02-01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环烯醚萜类有何结构特点?分为几类?

答:环烯醚萜类多具有半缩醛及环戊烷环的结构特点,其半缩醛C1-OH性质不稳定,故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主要以C1-OH与糖成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而根据其环戊烷环是否裂环,可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为环烯醚萜苷及裂环环烯醚萜苷二大类。

挥发油常用提取方法有那些?

答:(1).蒸馏法  该法是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蒸馏法虽具有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提油率高等优点,但总体来说,挥发油与水接触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某些含有对热不稳定成分的挥发油容易产生相应成分的分解而影响挥发油的品质,因此对热不稳定的挥发油不能用此法提取。(2).溶剂提取法,此法得到的挥发油含杂质较多,因为其他脂溶性成分如树脂、油脂、蜡、叶绿素等也同时被提出,故必须进一步精制提纯。(3).吸收法常用来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如玫瑰油、茉莉花油常采用吸收法进行。吸收挥发油后的油脂可直接供香料工业用,也可加入无水乙醇共搅,醇溶液减压蒸去乙醇即得精油。(4).压榨法  此法适用于含挥发油较多的原料,如鲜橘、柑、柠檬的果皮等,压榨法所得的挥发油可保持原有的新鲜香味。(5).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应用于提取芳香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提取所得芳香挥发油气味和原料相同,明显优于其它方法。

某挥发油中含挥发性生物碱(A),醇类(B),醛类(C)和醚萜类(D),设计一流程将它们分离

挥发油的鉴定★★

1. 化学常数的测定

挥发油的化学常数是指示挥发油质量的重要手段,故化学常数的测定十分必要。化学常数的测定包括酸值、酯值和皂化值的测定。[具体测定方法]

┌1. 酸值 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以中和1g挥发油中游离酸性成分所消耗KOH的毫克数表示。

│2. 酯值 是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用水解1g挥发油中所含酯所需要的KOH毫克数表示。

└3. 皂化值 是代表挥发油中所含游离羧酸、酚类成分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它是以皂化1g挥发油所需KOH的毫克数表示。实际上皂化值是酸值与酯值之和。

2. 功能基的测定

挥发油中功能基的测定包括酸碱性、酚类、羰基化合物、内酯类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及类化合物等等。[具体测定方法]

┌1. 酸碱性 测定挥发油的pH值。如呈酸性反应,则表示挥发油中含有游离酸性成分;如呈碱性反应,则表示挥发油中含有碱性成分。

│2. 酚类 将少许挥发油溶于乙醇中,加入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如产生蓝色、蓝紫或绿色反应,表示挥发油中含有酚类成分。

│3. 羰基化合物 用硝酸银的氨溶液检查挥发油,如发生银镜反应,则表示醛类等还原性化合物存在,如用苯肼或苯肼衍生物、氨基脲、羟胺等试剂与挥发油作用,如│产生结晶性的衍生物,则表示有羰基类化合物存在。

│4. 内酯类化合物 于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中加入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及氢氧化钠溶液,如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表示油中含有内酯类化合物。

└5. 不饱和化合物和奥类衍生物 于挥发油的氯仿溶液中滴加溴的氯仿溶液,如红棕色褪去,表示油中含有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溴的氯仿溶液,如产生蓝色、紫色或绿色,则表示油中有奥类化合物存在。此外,在挥发油的无水甲醇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如有奥类衍生物存在,则应产生蓝色或紫色反应。

3. 薄层鉴定

薄层色谱鉴定挥发油成分较一般试管法鉴定灵敏,而且由于分离后显色干扰也较少,有利于分析判断结果,故常采用薄层鉴定,常用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展开剂为石油醚和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显色剂]

4.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

由于气相色谱(GC)分离效率和灵敏度都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应用广泛,而且还可制备高纯度物质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挥发油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是研究挥发油成分的重要手段。而气质联用技术则充分克服了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困难,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挥发油的定性、定量方面。

>>>查看成考资讯<<< >>>查看远程资讯<<<
院校推荐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

收起

资讯动态

自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