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中国饮食文化》章节试题:第1章
茶与酒文化
一、选择题
1.茶的故乡在( )
A日本 B中国 C印度 D巴西
2. 《茶经》的作者是( )
A陆羽 B神农氏C有巢氏D共工氏
3.《茶经》中记载茶的名子除了“茶”以外还称为( )
A槚 B蔎 C茗 D荈
4.茶在我国什么时候成为一种饮品( )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
5.中国传统认为开门七件事中不包括什么( )
A柴米B油盐C酱醋D茶酒
6.传说中,茶被发现是基于它的哪种功效( )
A贡品 B药用 C食用 D饮用
7.从制茶工艺角度看,红茶区别与其他茶的最主要特征是( )
A深度发酵 B萎凋C揉捻、D干燥
8.红茶与绿茶的区别有哪些( )
A制作工艺 B茶叶形态 C茶汤颜色 D饮用口感
9.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种类是( )
A红茶 B黑茶 C花茶 D绿茶
10.下列选项属于中国的红茶是( )
A祁门红茶 B大吉岭红茶 C锡兰高地红茶 D阿萨姆红茶
11.绿茶具有的特点有( )
A香高B味醇C形美D耐冲泡
12.绿茶制作工艺经过的过程( )
A杀青-揉捻-干燥B发酵-揉捻-干燥C杀青-发酵-干燥D杀青-干燥-压缩
13.从茶叶干燥工艺看绿茶可分为( )
A炒青绿茶B烘青绿茶C蒸青绿茶D晒清绿茶
14.炒青特点:香气清高,滋味浓,收敛性较强,炒制杀青主要包括( )
A长炒青B圆炒青C细嫩炒青D扁炒青
15.白茶我国特产,属于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精品。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主要的种类有( )
A银针B白牡丹C贡眉D寿眉
16.青茶也称乌龙茶,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属“半发酵”茶。下列哪个省不是乌龙茶主要产地( )
A福建B浙江C广东D台湾
17.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其鲜叶制成青茶质量最佳。铁观音是乌龙茶中之珍品,品质最好的产于( )
A福建安溪县B福建福鼎C福建崇安D福建政和
18.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芽茶和黄大芽茶。黄茶属于部分发酵类,制作方法与绿茶相似,具有绿茶的特点。黄茶与绿茶加工相比,多了一道什么过程,是区别于绿茶的重要标志。( )
A发酵B闷黄C杀青D干燥
19.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极品,君山银针冲泡有“三起三落”之称,产于( )
A湖南B江苏C江西D安徽
20. 黑茶的加工过程与黄茶大致相似,但其原料多采用粗老的茶叶,发酵时间往往较长,因而制成的茶叶色泽乌黑或呈褐色,故称之为黑。。主要品种有( )
A云南普洱茶(黑茶中的名品)B广西的六堡茶C湖南黑毛茶D湖北老青茶和四川边茶
21.茶叶种类上属于再加工茶是(C)
A红茶 B青茶 C花茶 D绿茶
22.在两晋、南北朝茶叶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茶俗进入日常活动,加之文化雅士将其升华,茶从简单的饮品被赋予了文化品味,中国茶文化在此阶段属于( )
A萌芽阶段B现成阶段C盛行阶段D高度发展阶段
23.自<<茶经>>问世后,茶文化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可谓“比屋皆饮”, 家家饮茶。茶道盛行于( )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4.民间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已成为寻常百姓的礼仪美德。开始于( )
A唐朝末年B宋朝末年C明朝末年D清朝末年
25.名山产名茶一说主要是因为茶树生长的条件需要( )
A温暖、雨量充沛、湿度较高B酸性土壤C弱光照D生长周期长
26.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何地的老井的品质为最佳( )
A狮峰B龙峰C云峰D虎峰
27.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产地位于( )
A江苏太湖之滨B江西鄱阳湖畔C湖南洞庭湖畔D安徽巢湖畔
28.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 )
A休宁的“屯绿”B太平的“猴魁”C歙县的“老竹大方”D祁门红茶
29.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出产的中国名茶是( )
A庐山绿茶B庐山云雾C庐山毛峰D庐山红茶
30.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质最佳。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什么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
A食用B饮用C入药D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