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专业选择 政策信息 时间日期 条件要求 方法流程

收起

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历年真题 > 法学类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06年1月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发布时间: 2018-03-24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环境法所说的“环境”是指( )

  A.人类环境 B.生境

  C.人工环境 D.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境”

  2.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等不一致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经济规律 B.自然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 D.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

  3.我国第一次把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4.在环境法中规定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依据的主要生态学规律是( )

  A.“负载定额”律 B.“能流物复”律

  C.“相生相克”律 D.“协调稳定”律

  5.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很多国家的环境管理采取了( )

  A.“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 B.单纯治理的被动政策

  C.综合防治的政策 D.制定发展与环境的总体战略

  6.“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提出这句话的文件是( )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B.《东京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D.《北京宣言》

  7.《城市规划法》规定,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地城市、l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需要由( )

  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B.国务院备案

  C.省、自治区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D.报国务院审查同意

  8.2003年7月I日起施行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的期限是( )

  A.7天内 B.10天内

  C.15天内 D.20天内

  9.水资源费属于( )

  A.开发使用费 B.补偿费

  C.保护管理费 D.惩罚性收费

  10.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 )

  A.环保基础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D.环境基准

  ll.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为( )

  A.1年 B.2年

  C.3年 D.20年

  12.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 )

  A.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B.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C.行业性排放标准 D.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l3.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并实施

  ( )

  A.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B.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C.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D.浓度控制制度

  14.《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 )

  A.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B.由上级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C.由国家环保总局协商解决

  D.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1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的法定期限是( )

  A.必须在工程开工7日以前 B.必须在工程开工10日以前

  C.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以前 D.必须在工程开工20日以前

  16.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进口者对海关将其所进口的货物纳入固体废物管理范围不服的,可以( )

  A.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依法申请行政调解

  17.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属于( )

  A.假农药 B.报废农药

  C.劣质农药 D.禁用农药

  18.放射性物质管理立法要控制的对象之一是( )

  A.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 B.天然放射性辐射源

  C.放射性物质 D.射线

  19.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已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 )

  A.应当缴纳闲置费 B.由县级以上政府无偿收回

  C.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组织恢复耕种 D.处以罚款

  20.2002年l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 )

  A.取水权 B.水资源

  C.水交易权 D.用水权

  21.《森林法》规定,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 )

  A.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B.林业基金

  C.育林费 D.森林植被恢复费

  22.《渔业法》规定,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的部门是(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制定机关是( )

  A.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24.在自然保护区中,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是( )

  A.试验区 B.核心区

  C.生态区 D.缓冲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清

  洁生产措施有( )

  A.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B.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

  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

  C.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D.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的污染防治技术

  E.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意见的对象有( )

  A.有关单位 B.专家

  C.公众 D.政府机构

  E.非政府的环境保护组织

  27.《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 )

  A.油类 B.工业废渣

  c.城市垃圾 D.含热废水

  E.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28.《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

  责的原则。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的主体包括( )

  A.消费者 B.产品的生产者

  C.销售者 D.进口者

  E.使用者

  29.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有( )

  A.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 B.用水许可原则

  C.全面规划原则 D.综合利用原则

  E.节约用水原则

  30.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编制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遵循的原则有( )

  A.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B.以现有草原为基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C.保护为主、加强建设、分批改良、合理利用

  D.防风固沙

  E.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31.可持续发展原则包含的内容有( )

  A.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B.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C.当代人与上代人之间的关系 D.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E.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2.全球性多边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有( )

  A.宣言 B.议定书

  C.附件 D.框架条约

  E.决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及其对立法的指导意义。

  34.简述破坏环境与资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35.简述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法律措施。

  36.简述国际环境合作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述固体废物防治的“三化”原则。

  38.试述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位于A、B两省交界处的甲铝厂,距B省H县的乙、丙、丁3个乡5至25公里。甲厂于1994年建成投产,年产6万吨电解铝。在生产过程中,该厂排放出大量的含氟烟尘,由于厂里没有任何回收含氟烟尘的设备,氟化氢烟尘飘落到乙、丙、丁3个乡方圆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对3个乡的12.9万亩耕地和22.3万亩草原造成了严重污染。据监测调查,3个乡地区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6~3.2倍,土壤中氟的含量比对照点高出63~76.3毫克/公斤,粮食和牧草中氟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4~7倍。严重的氟污染引起乙、丙、丁等3个乡地区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和人口素质的急剧下降。3个乡的儿童斑釉齿的发病率高达87.3%,被普查的30440人中,患有氟中毒症状的就有7529人,不少中青年农民因此而丧失了劳动能力。

  严重的污染危害,引起了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关注。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及B省、A省环境保护局多次进行协调,但因种种原因未获成功。为消除污染,H县人民政府向X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997年底,H县人民政府不服x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上诉于A省高级人民法院。A省高级人民法院于1998年4月1日作出终审判决,甲铝厂向H县赔偿94万元,4月11日,该厂交付了赔偿金。

  问题:(1)结合本案分析跨行政区(尤其是跨省级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产生的纠纷解决途径。

  (2)请指出本案中法院终审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

  40.2000年5月11日凌晨3时许,某外籍“海利”轮与我国某省海运公司所属的“金钱泉”轮在B市外东南海域处发生碰撞后,沉没在我国划定的经济鱼类保护区内,200多吨原料油漏出,大面积污染了渔场及附近海岸,同时船内载的有毒有害化学品也污染了海域,并有潜在污染威胁。事故发生后,B市港务监督部门作出对“海利”轮残骸打捞、清除污染源和赔偿B市渔民协会因污染所受损失的三项决定。“海利”轮船东对该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对污染赔偿额提出异议。B市渔民协会在索赔要求两年多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也于2002年10月31日向当地海事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因沉船污染渔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并负责清除污染源,排除沉船障碍物。

  问题:(1)请指出本案的中方哪些主体有权向该外籍轮船提出油污损害赔偿请求?其主要的请求是什么?

  (2)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海洋油污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查看成考资讯<<< >>>查看远程资讯<<<
院校推荐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

收起

资讯动态

自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