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专业选择 政策信息 时间日期 条件要求 方法流程

收起

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管理类 >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2018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18-05-03
单选题
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C 5.D 6.A 7.B 8.C 9.D 10.C 11.A 12.B 13.A 14.D 15.B 16.D 17.A 18.B 19.A 20.B 二、21、新经济的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爆发,它不仅又一次解决了市场信息传递问 题,还解决了信息处理问题。 22.货币体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降低交易费用。 (2)作为贮藏财富、计量单位。 (3)货币形式发展成为存款货币,不仅更方便交易,而且银行体系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形成了货币扩张 机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取向影响货币供需的平衡,从而对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紧缩产生影响。 23.(1)生产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人类首次掌握能量人工转化技术。 (2)工业革命的经济背景是农业革命。 (3)工业革命最显著的表现是工厂制的产生。 (4)工业革命使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革命,使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走上了工业时代。 (5)工业革命伴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采取了市场经济的形式,促进了市场经济制度的形 成和确立。 24.(1)新经济是围绕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特征是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 地位、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等,因而人们往往把新经济称为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更直接地 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的生产率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行业、公司发展的决定因素。 (2)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已大大降低,而且,实际从事直接物质生产的劳动者的比重相对更小。 (3)在后工业化社会中,不仅产业结构出现了转移,各个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 更趋向于工业化的生产。工业中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科研、信息、咨询、设计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三、25.当前,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产业结构矛盾: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但内在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慢、水平 低;各类产业内部整体素质低,缺乏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地区间结构雷同,高水平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不足;生产企业组织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益。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城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农村经济增长缓慢。 (4)所有制结构不合理,过长的国有经济运作战线,国有企业强大的退出壁垒翱某些产业的政策性进入 壁垒,使非国有经济结构升级遇到障碍。 (5)需求和消费结构矛盾,经济发展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 26.在农业化、工业化浪潮之后,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为我们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又一次发展机 遇。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将是未来社会谁主沉浮的关键。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告诉我们,外部的机遇只给 那些能进行制度创新、创造适应历史潮流的制度环境的国家,而积极创造条件,后进国家完全可以发挥后进优 势,赶超先进国家。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充分推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进而推动交换的发展和市 场范围的扩大,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同时也带动分工进一步发展。随着分工、交换、市场的发展,我国将在比较 短的时间之内,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 四、27.金融机构作为特定类型的企业,是经济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经营货币、信用业务,从事资金融 通的部门。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发挥着“血液”般的作用。 28.(1)中央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性质上与一般银行有显著不同,中央银行的活动主要放在宏观 调控上,调节全国信用和货币的流通,管理全国的银行及金融机构,它不是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只与银行及 其他金融机构往来。 (2)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和对工商业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并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3)商人银行是一种私人合伙或股份公司的组织,其业务除一般银行的存放款业务外,主要办理期票承兑业 务和发行证券筹资的业务,所以也称为承兑商行或发行商行。我国目前银行与证券业不能混业经营,没有商 人银行这种名称的金融机构,但有专门从事证券发行与代理证券交易的证券公司。 五、29.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政策目标就是决策者凭借 政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对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决策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0.政府投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负效果是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和减少 国际收支顺差;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减轻政府 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负效果是可能保护落后、损失效率,某些补贴会引致国外反倾销;对个人、家庭的转移 支付进行收入再分配,有利于实现公平和社会稳定,但不利于效率提高;对国外的转移支付是对外援助,有利 于带动对外投资和商品出口。 31.帕累托最优,即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资源配置的改变不会在任何一个 人效用水平至少不下降的情况下使其他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相机抉择,是指决策者对具体经济形势或情况进行评价后可以随时调整政策工具或手段。 固定规则,是指以规则(如法律、习俗等)形式事先作出的、强迫政府尊重最初选择的政策。 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指在有关国家解决经济政策目标选择发生冲突时,在相互让步的基础上,就这些 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国际协调,并达成某种妥协或默契,选择一个符合参与协调的 各国整体最大经济利益的均衡点,尽管这种协调结果可能对某一个国家或许并非是利益最大的政策选择。 32.认定或确立政策目标在政策决策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它又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主要困难有两方面: (1)政策目标的多重性。现实中经济政策制定必须综合考虑多重目标,单一目标只能导致不平衡,最终阻 碍目标的实现。这些多重目标中,有的目标是互补的,有些则是冲突的。这种多目标及目标间的冲突,使得政 策目标的确定和取舍本身就复杂而困难。 (2)价值判断标准的矛盾性。政策目标是以价值判断为前提的,即经济政策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理想, 关键取决于全社会及社会成员个人的价值观。根据阿罗不可能定理,实际上不存在每个人都认可的、统一的 价值判断标准。经济决策就是不同利益间聚合、斗争的过程,政策目标是政治过程的产物,所依据的是部分人 的价值判断。因此,政治上的障碍成为政策目标确定的困扰因素。 六、3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是指:表面上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平衡的,但这是人为调整的结果。实际上,国 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收支之和等于零的情况。反过来说,所谓国际收支失衡就是自主交易的收支 存在差额。 34.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对该国宏观经济影响很大。如果国际收支连年出现大量逆差,就会削弱本国经济实力,以致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对其政治、经济产生严重的后果。而出现持续的国际收支巨额顺差,虽然有助于提高本币的对外地位,但不利于出口,而且顺差流人会增加该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35.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一般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如下几种: (1) 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4)外汇政策。(4)外贸政策。(6)加强国际 经济和金融的合作。 36.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整机制可通过影响以下四大因素来实现:利率、物价、国民收入和汇率作用。 (1)在固走汇率制度下,自动调整机制如下:当出现逆差时,外汇储备减少,则由外汇储备引起的货币供应 量相应减少,因而利率上升,引起资金外流减少,改善资本账户收支;利率上升会引起国内开支减少,进口需求 同样减少,改善经常账户收支;国内开支减少,引起工资、物价下降,减少进口需求,同样改善经常账户收支。 因此,当出现逆差时,由于利率、收入、物价的作用,自动地改善国际收支的逆差。当出现顺差时,则发生相反 的情况。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需要如下条件:①资本流动对利率升降有较敏感的反应,②只有在商品输入 需求弹性较大时,才能发挥;③政府不采取抵消或干预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等。 (2)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通过汇率的变动来得以实现的:当一国外贸发生大量逆差, 对外汇率便下跌.而汇率下跌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使贸易收支好转,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七、37.在现代经济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市场失灵”影响市场机制的作用, 它们包括:(1)经济不稳定;(2)竞争的缺乏; (3)市场行为负的外部性;(4)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困难;(5)市场 可能导致非常不平等的收入分配;(6)信息与知识等虽有很高正外部性,但很难依靠市场解决。 38.不论是政府的部分干预,还是计划经济,也可能出现“政府失灵”的情况,它们包括:(1)不完全信息。政府 进行计划前必须掌握足够信息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但这是很难做到的;(2)激励。激励问题在公共部门可能比 在私人部门还糟;(3)政府的浪费。有事实显示在某些领域,公共部门往往比从事类似工作的私人部门效率 低;(4)社会对公共项目实际上的反应往往与公共决策前的预测可能相反。 39.计划经济的特征包括六个方面:(1)纯计划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或全民)所有,庞大的政 府机构代表全民集中行使配置资源的权力;(2)没有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无法体现个体的意志和选择权,(3) 个人和企业不存在独立性,只是政府的附属品;(4)由于按需分配的不可能性,产品一般采取平均分配;(5)政 府拥有生产要素的控制权、生产决策权、分配权,政府通过计划指导整个经济的运行。 40.市场经济的特征包括五个方面:(1)市场经济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生产要素由个人或私人部门所有,而非 政府所有;(2)市场经济以经济自由为原则,个人与企业拥有自由的经营决策权和选择权,(3)经济人都是以利 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4)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它是以 表现为追求最大回报的自由选择权为基础的。(5)市场经济的基本沟通、协调机制是市场或者说是价格系统。 (6)政府的有限作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自我规范、自我调节的经济,排除任何政府的经济干 预,因此,除制定法律规范自由选择权和私有财产制度外,政府不承担任何经济角色。

2018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必答题

(必答题包括第一、二、三题,每题20分)

一、本题包括l一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经济领域所有问题建立的两个基本事实的基础是 ( )

A.对物质的需求是无限的和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B.对物质的需求是无限的和经济资源是无限的

C.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和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D.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和经济资源是无限的

2.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下列哪项不是目前政府承担的主要责任 ( )

A.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B.宏观经济调控者

C.网络效应的消除者 D.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3.目前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最重要的责任是 ( )

A.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B.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C.外部效应的消除者

D.正确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

4.下列不属于公共决策体系中的是 (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监督机关 D.利益集团

5.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是 ( )

A.合同的存在 B.减少不确定性风险

C.工资调整的时滞 D.工资的刚性

6.奥肯定律说明,失业的增加将会导致实际产出水平的下降,其比为 ( )

A.1:2 B.1:1

C.2:1 D.3:]

7.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包括 ( )

A.公开市场业务、公债和贴现率 B.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和贴现率

C.投资补贴、公债和法定准备率 D.投资补贴、减税和发行货币

8.下列不属于产业政策类别的是 ( )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产业培训政策 D.产业技术政策

9.一种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其 ( )

A.替代效应为负和收入效应为iE B.替代效应为正和收入效应为负

C.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为负 D.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为正

10.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达到和商品价格下降前相同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所以商品的价格下降产生了使消费者收人增加的效果,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购买商品,因此,又会使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力口,这种影响称为 ( )

A.替代效应 B.正效应

C.收入效应 D.负效应

11.经济资源除时间与信息外,一般被分为 ( )

A.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 B.耕地、机器、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

C.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经理人才能 D.耕地飞机器、工人和经理人才能

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研究生产什么的问题,首先要弄清的两个基本概念是 ( )

A.生产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 B.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C.机会成本和收益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生产成本

13.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对商品或服务 ( )

A.需求的无限性 B.需求的有限性

C.欲望的无限性 D.欲望的有限性

14.工业革命最显著的表现是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即 ( )

A.公司制的产生 B.商品市场的产生

C.股份制的产生 D.工厂制的产生

15.当前,与世界主流趋势相比,下列不属于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结构性矛盾的是 ( )

A.产业结构矛盾 B.区域经济发展平衡

C.城乡结构不合理 D.需求和消费结构矛盾

16.在市场容量和资源供给既定的条件下,一个个人或组织采取市场交易方式还是企业内交易方式,取决于 ( )

A.企业决策者的决定 B.社会主流的交易方式

C.企业决策者偏好于哪种交易方式 D.两种交易方式的单位交易费用哪个更低

1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 ( )

A.1946年3月 B.1946年12月

C.1947年3月 D.1947年12月

18.在下列因素中,属于国民经济漏出因素的是 ( )

A.消费 B.税收

C.出口 D.政府购买

19.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 )

A.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C.推动贸易自由化 D.集体行动原则

20.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记录与编制的原理是 ( )

A.丁式簿记 B.复式簿记

C.丁式和复式簿记的共同原理 D.以上都对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案例,然后回答第二、三题。

案例(纯属虚构):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

1978年后,改革和开放使中国工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现代化大型企业、大批量生产体制获得了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些市场占有率高、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在农村,乡镇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是城镇化的发展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比重的下降,这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发展使中国经济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国。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长期短缺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经济增长速度也进入相对放缓,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亟须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另一方面,世界正处于新技术革命高潮中,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果我们不能跟上形势,将会错失新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又一次发展机遇。

但是,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但内在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慢、水平低;各类产业内部整体素质低,缺乏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地区间结构雷同,高水平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生产企业组织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受到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过长的国有经济运作战线,国有企业强大的退出壁垒和某些产业的政策性进入壁垒,使非国有经济结构升级遇到障碍。农业投资需求不足、企业技术创新投资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难以从一般日用品向高档消费品升级等现象,使中国经济发展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

二、本题包括21—24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1.新经济的标志是什么?(2分)

22.试说明现代经济中货币体系的重要作用。(4分)

23.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特征(6分)

24.简述新经济的特点。(8分)

三、本题包括25—26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5.结合案例,总结说明在经济的发展中我国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都有哪些?(10分)

26.结合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说明我国如何抓住新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10分)

第二部分选答题

(选答题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题,每题20分。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整个选答题部分不给分)

四、本题包括27—28题两个小题,共20分。

27.给出金融机构的定义,并解释为什么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分)

28.结合金融机构的概念,解释下列机构的定义。

(1) 中央银行(5分)

(2) 商业银行(5分)

(3) 商人银行(5分)

五、本题包括29—32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9.何谓经济政策?决策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分)

30.简述政府支出政策的作用。(3分)

31.定义并说明以下概念:帕累托最优、相机抉择、固定规则和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10分)

32.简述政策目标认定的矛盾。(4分)

六、本题包括33—36题四个小题,共20分。

33.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是什么?(4分)

34.简述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后果。(5分)

35.指出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6种政策。(3分)

36.简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机制。(8分)

七、本题包括37—40题四个小题,共20分。

指出说明:

37.在现代经济中,指出存在着各种“市场失灵”影响市场机制的作用。(6分)

38.在现代经济中,指出存在着各种导致“政府失灵”的情况。(4分)

39.简述计划经济的特征(5分)

40.简述市场经济的特征(5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查看成考资讯<<< >>>查看远程资讯<<<
院校推荐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

收起

资讯动态

自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