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专业选择 政策信息 时间日期 条件要求 方法流程

收起

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工学类 > 高速公路

2018年自考《高速公路》章节试题及答案:高速公路规划

发布时间: 2018-04-26
简答题
点击查看答案2018年自考《高速公路》章节试题及答案:高速公路规划 1. 区域综合运输网络、公路网络和运输节点的定义是什么?合理路网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区域综合运输网络:区域综合运输网络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方式。区域综合运输规划是区域公路网规划的母规划。 公路网络:简称路网,就是指按一定要求或规律连接区域内诸节点的公路连线集合,最终形成一个四通八达、干支结合、布局合理、效益最佳的有机整体的有机整体。 运输节点:规划区域内的城市或集镇,以及某些运输集散点以及高速公路间的立体交叉,被视为一个节点或运输点。 运输节线:规划区域内的高速公路路段。 合理的路网一般应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1)具有必要的通达深度和公路里程 (2)要有与交通量相适应的道路技术标准 (3)要有经济合理的平面网络 2. 高速公路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2)系统协调与长远发展原则 (3)工程经济原则 (4)环境保护原则 3. 什么是高速公路的项目影响区?直接影响区的特点是什么? 答:项目影响区:项目影响区指的是项目建成后,该区域的交通条件得以改善,地区间的时空距离相对缩短,客、货运输更加便利和经济,从而加快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区可根据受影响的程度划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分析的重点在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的特点: (1)项目的实施会使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显著受益。 (2)项目承担的大部分运量来自这些地区,即交通量发生源或集中点多位于这些地区内。 (3)项目实施后,会使这些地区道路或其他运输方式显著分流,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4)从地理位置来看,该地区一般距项目很近或项目直接通过该地区 4. 影响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主要政策及法规有哪些? 答:(1)区域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国防建设的特殊要求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开发利用规划、综合运输网及有关行业发展规划 (3)区域人口、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政策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定额、指标及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等 5. 资源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蕴藏量、质量特征等 (2)工业生产力布局、大宗产品展销、原材料消耗等物流的数量与方向 (3)公路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现状,路用材料供应情况、价格等 (4)环境保护、森林保护、水土保持、野生物种保护、文物保护的等级和范围等 6. 综合社会经济调查和区域社会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人口调查 (2)经济水平调查 (3)经济结构调查 (4)经济布局调查 (5)建设投资调查 (6)外贸调查 (7)经济计划及规划调查 7. 社会经济预测主要包括哪两种类型? 答:主要包括趋势型社会经济预测、诱增型社会经济预测两种类型。 趋势型社会经济预测指在不引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条件下,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原有的发展趋势,预测其未来各年度的经济发展状况。 诱增型社会经济预测指考虑引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影响,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原有的发展趋势,预测其未来各年度的经济发展状况。 8. 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交通现状调查 (2)交通起讫点调查 (3)公路交通量调查 9. OD调查的目的是什么?OD调查地点的选择应主要考虑哪些问题?OD调查的方法有哪些?由OD表可获取哪些信息、计算出哪些参量? 答:OD调查方法: (1)表格调查法 (2)路边询问法 可获取的信息:区域货运、客运、车辆、车型的OD信息;包括流量、流向、空驶率等信息,以及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等。 计算出的参量:OD间的平均日交通量。 OD调查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下列问题: (1)应依据项目直接影响区与间接影响区之间、直接影响区内各交通小区之间及小区内部各主要交通流向来选定调查地点 (2)与拟建公路平行或竞争的线路应是主要考虑的设点线路 (3)与拟建公路交叉的路线,也应予以考虑,目的是掌握互通式立交和平面交叉口的出入交通量 (4)尽量避免市内交通的影响,设点应远离城镇 (5)应选择在路基较宽、线型直(视距250m以上)、坡度平缓的路段上设点,上行与下行调查点处应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设点过多则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增加 (6)在不影响调查目的的前提下,调查点的数量应考虑调查经费和调查人员的数量,避免设置作用重复的点 (7)为核实交通量并掌握昼夜交通量比例,应同时设立几个24h交通量观测点 (8)可将调查点设在调查附近的收费站内。 10. 高速公路的交通量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 答:高速公路的交通量由基本交通量、转移交通量、诱增交通量组成。 转移交通量:是指高速公路建成后,由于竞争关系,从其他公路或其他运输方式吸引过来的交通量。若交通量是从其他公路转移过来的,可称之为内部转移;若是由其他运输方式转移过来的,可称为外部转移。 诱增交通量:由于高速公路的新建改变了路网结构,打破了交通平衡,路网交通量必然进行重新非配。在这一过程中,高速公路交通量生成效应不仅使原来公路网交通量发生迁移,同时刺激区域产生新的交通量,这部分新增的交通量就称为诱增交通量。 11. 指数平滑法、生长曲线法、回归预测法的特点各是什么? 答:指数平滑法:首先选用平滑系数对公路交通量序列的历史数据进行加权修匀,然后建立指数平滑数学模型来预测远景交通量。常用的指数平滑法有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适用于历史数据呈线性变化的情况,三次指数平滑法适用于历史数据呈曲线变化的情况。 生长曲线法:一般来说,预测对象都有一个从发生到成熟,又随之衰退的过程,其每个阶段的延续时间和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在发生阶段发展速度最慢,发展阶段速度骤然加快,成熟阶段速度又趋减慢和稳定,衰退阶段速度加速下降。 回归预测法:以公路交通量或运输量(可转化为交通量)为因变量,以影响公路交通的一个或多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规划控制值或精度更高的预测值,来计算确定公路交通量的预测值。 12. 什么是高速公路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法? 答:公路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法是在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基础上进行的,其预测过程的总体思路是: (1)交通量生成预测。预测远景年规划区域内各小区的交通生成量; (2)交通量分布预测。以规划区域内交通现状OD资料为基础,分析预测远景年份区域内的交通分布状况; (3)交通量分担预测。在区域交通分布预测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确定各种运输方式承担的运量; (4)交通量分配预测。根据交通量分布预测结果,按照一定方法将分区间的交通分配到小区间的各条公路上去,最终获得高速公路所在路网上各阶段的交通量。 13. 在交通生成预测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答:在交通生成预测中,一般采用增长率法。 14. 什么是交通阻抗?在交通分布预测中,重力模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交通阻抗指道路源汇间的距离,或在出行过程中使用的时间、花费、舒适程度等;它是道路使用者选择出行路径的依据。 重力模型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假设区到区间的交通分布量与区得产生量、区的吸引量成正比,与和区间的交通阻抗,如两区重心间交通距离、时间或费用等成反比。 15. 什么是广义费用?什么是最短路?在交通分配预测中,最短路分配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广义费用 = 运输成本 + 运行时间时间价值 + 道路费用 其中,客车时间价值根据平均载客人数、人均单位时间价值、车辆折旧费等综合确定;货车时间价值根据运货量、单位货重时间价值及车辆折旧费封综合确定。 最短路分配法:一般出行者,主要根据交通阻抗来选择起终点的不同路径,出行常分配到广义费用最小的路径上。 广义费用最小的路径称为最短路。

2018年自考《高速公路》章节试题及答案:高速公路规划

1. 区域综合运输网络、公路网络和运输节点的定义是什么?合理路网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 高速公路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什么是高速公路的项目影响区?直接影响区的特点是什么?

 

4. 影响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主要政策及法规有哪些?

 

5. 资源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6. 综合社会经济调查和区域社会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 社会经济预测主要包括哪两种类型?

 

8. 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9. OD调查的目的是什么?OD调查地点的选择应主要考虑哪些问题?OD调查的方法有哪些?由OD表可获取哪些信息、计算出哪些参量?

 

10. 高速公路的交通量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

 

11. 指数平滑法、生长曲线法、回归预测法的特点各是什么?

 

12. 什么是高速公路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法?

 

13. 在交通生成预测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14. 什么是交通阻抗?在交通分布预测中,重力模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15. 什么是广义费用?什么是最短路?在交通分配预测中,最短路分配法的特点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查看成考资讯<<< >>>查看远程资讯<<<
院校推荐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

收起

资讯动态

自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