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房屋建筑学》章节测试题:基础与地下室
一、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地基、基础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掌握基础的设计要求、构造特点;理解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措施。
二、重点、难点分析
1 .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 2 . 地基的分类 ; 3、 基础埋置深度 ;4、 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5、 基础的分类;6、 刚性基础构造;7、 柔性基础构造;8、 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
三、单元测试
1. ()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 地基 。
2. 室外地面 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的埋置深度。
3.地基分为 天然地基 和()两大类。
4.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 (),但最小埋深应不小于 0.5m 。
5.基础按构造类型不同分为 条形基础 、 () 、 筏形基础 、 箱形基础 等。
6.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 都在地下室地面标高以下 时,且地基范围内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应做防潮处理。
7.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允许宽高之比应为() 。
8.混凝土基础的断面形式可以做成 矩形 、 台阶形 和() 。当基础宽度大于350mm时,基础断面多为 台阶形 。 ,
9.钢筋混凝土基础不受刚性角限制,其截面高度向外逐渐减少,但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 () 。
10.按防水材料的铺贴位置不同,地下室防水分 外防水 和 () 两类,其中 外 防水是将防水材料贴在迎水面。
11.当地基土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应埋置在 冰冻线以下 ()的地方。
12.基础的埋置深度除与 工程地质条件 、 () 、 地基土冻胀深度 等因素有关外,还需考虑周围环境与具体工程特点。
13.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 () 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等。
①最高水位200mm ②最低水位200mm ③最高水位500mm ④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
14.砖基础的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为每12皮砖挑出() 的砌筑方法。 ①1/2砖 ②l/4砖 ③3/4砖 ④一皮砖
15.为了节约混凝土,常在混凝土中加入粒径不超过 () 的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 ①800mm ②500mm ③300mm ④100 mm
16.地下室的外包卷材防水构造中,墙身处防水卷材须从底板上包上来,并在最高设计水位 ()处收头。
①以下50mm ②以上50mm ③以下500~1000mm ④以上500~1000mm
17.地下室为自防水时,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外墙、底板均不宜太薄。一般墙厚为 以上,底板为 () 以上。
①300mm、250mm ②200mm、150mm ③100mm、200mm ④75mm、l00mm
18.刚性角
19.地下室外包防水中卷材层数如何确定?
20.当地下室的底板和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采取何措施提高防水性能?
21.说明地下室的外包防水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