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管理学原理》模拟试题七十九
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管理的控制职能要以计划为基础,必须完全按照计划进行。()
2.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宽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多。()
3.双因素理论认为,对保健因素的满足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结合实际,试论述决策的程序。
参考答案:
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主要理由应说明控制应与计划结合进行。
2.×主要理由应说明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3.×主要理由应说明对激励因素的满足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结合实际,试论述决策的程序。
答:决策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1)调查研究、分析资料、找出问题
找出决策者期望解决的问题,是决策的程序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决策者要解决的问题。
(2)目标的确定
合理的目标是合理决策的前提。决策目标的形成、目标的大小与决策者对目标的认识都会影响到决策的顺利进行。精确的目标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往往会使决策过程更经济有效。
(3)找出所有可行方案
分析者对于最有潜力的方案,应依照下列原则进行检查:其一,主要分析工作应致力于最有效的几个方案上;其二,用在分析上的总费用不可超出它的预期收益。另外,在拟定备选方案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可能出现的意外变动,并对主要的参数及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变动进行敏感性分析。
(4)确立衡量效益的标准,测算每个方案的预期结果
衡量效益的标准实际上决定了最后的分析结果。但这一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在不同的决策者之间,最佳方案的选择很可能因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而不同。在确立了衡量效益的标准之后,就可据以对每个方案的预期结果继续测量,以供方案评价和选择之用。
(5)方案评估及方案选择
方案的评估即根据确立的决策目标、衡量效益的标准以及预期的结果等,分别对各方案进行衡量。方案的选择则是就每一个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选出最可能实现决策预期目标或期望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初步最佳方案。
(6)实施决策方案
方案的实施是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方案选定以后,就可制定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7)追踪调查方案实施对目标的保证程度
执行一个大规模的决策方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方案计划的设置及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时,方案应不断加以变化和完善。同样,连续性活动过程由于涉及多阶段控制,对其进行定期的分析也是必要的。这是在变动的环境中获取最优结果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动,也需要通过不断修正方案来消除不确定性,重新定义新的情况,建立新的分析程序。
以上七个步骤构成了决策的制定、实施、调整的全过程。
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详细内容见课本第87页)
热门推荐: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