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模型化方法:是运用模型去模拟原形的各种特征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特征。
12、猜想:是指依据一定的经验事实去推测解释这一事实的原理,并进而提出一定的假说的思维方法。
13、课题: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技认知过程中所选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狭义的科学问题,或者说是科学认识主体某一个或某几个狭义科学问题而提出的任务。
14、定量分析: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的各种成分的数量的分析。
15、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把对象划分为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并具有从属关系的小类的逻辑方法。
16、科学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归纳方法提出和建立假说,在实验基础上抽象和概括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它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事实到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手段和模式。
17、综合分析: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统一认识的思维方法。
18、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19、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中的一种,它是在克服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基础上,从事物的相反方面思考问题,从与原来的思维方向相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效果。
20、概括:是在考察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事物的全休,从而形成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认识的推理方法。
21、预见:就是对未知的事实作出科学的推测,它是以因果性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是对既定条件下的结果的追索。
22、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包括认识的或变革社会现实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