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点击查看答案2018年自考劳动法模拟试题(7)
三、名词解释题 (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
31 .劳动争议
答案 : 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 又称劳动纠纷 。
其 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 , 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 、 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 争议;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32 .津贴
答案 : 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
33 .退职
答案 : 退职是指职工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但在年龄、工龄或个人缴费年限方面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组织批准后退出生产或工作岗位,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和被补偿,进行休养。
34 .劳动卫生堆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35 .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浙 00167# 劳动法试题 第 6 页(共 9 页)
答:关于劳动法基本原则内容,学界还存在争议。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 , “ 劳动法有三个基本原则 , 即社会正义原则 、 劳动自由原则和三方合作原则 。 ” ;
第二种观点 认为 , “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劳动权利 义务相一致原则 、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和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 。 ” ;
第三种观点认 为 , “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以下各项: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保护 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 ” 等,在此,采第三种观点进行分析。 ① 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我国宪法规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 的权利和义务 。 ” 这一规定被确立为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表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 事劳动 , 既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 又是履行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义务 。
②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 这我国 《 劳动法 》 第 1 条就明确了 “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 ”
的宗旨 ; 说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是 《 劳动法 》 的基本原则 。 在我国 , 要保护劳动 者合法权益 , 应当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落实宪法中的规定 , 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到全面 、 平等的保护 。 ③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 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亦即劳 动力资源配置的社会形式 , 说明劳动法也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法 , 因此 , 其应以实现劳动力资 源的合理配置为己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