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专业选择 政策信息 时间日期 条件要求 方法流程

收起

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历年真题 > 文学类 >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全国2007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

发布时间: 2007-05-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新崛起的新闻报道体裁是(   )

A.工作通讯 B.散文式报道

C.深度报道 D.大特写

2.以人所不能及的“理解力与文字之组织力”,为我国的新闻通讯开创了新局面的人是(   )

A.黄远生 B.梁启超

C.范长江 D.邵飘萍

3.《中国的西北角》中的通讯文章,最初发表在(   )

A.《申报》 B.《新闻报》

C.《文汇报》 D.《大公报》

4.包含全部“时、地、人、事、因”五要素的导语,一般被认为是(   )

A.第一代导语 B.第二代导语

C.复合导语 D.延缓式导语

5.在新闻作品研究中,相对于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直接性 B.生动性

C.单个性 D.抽象性

6.在新闻作品研究的诸种思维方式中,强调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思索的是(   )

A.宏观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立体思维 D.求异思维

7.毛泽东写的新闻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其突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   )

A.语言 B.结构

C.情感 D.主题

8.下列不属于新闻报道体裁的是(   )

A.消息 B.特写

C.通讯 D.社论

9.下列报道中运用了设置悬念表现手法的是(   )

A.《醒来,铜陵!》

B.《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C.《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D.《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10.对于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节可以突出新闻作品的现场感,因此在所有新闻体裁中都应该运用细节描写

B.细节是新闻作品的“最小组成部分”,应注意真实典型,同时文笔力求简洁

C.相对于叙述与议论,细节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不是突出作品主题的必要手段

D.消息报道以叙述为主,并不追求细节描写

11.西方在新闻消息写作中,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结构模式是(   )

A.悬念式结构 B.金字塔结构

C.倒金字塔结构 D.并列式结构

12.《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属于(   )

A.解释性报道 B.调查性报道

C.宣传性报道 D.述评式报道

13.“报纸的主体”通常是指(   )

A.消息 B.社论

C.通讯 D.述评

14.下列关于特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

B.在西方,广义上的特稿是指除了消息、评论以外的所有新闻文章

C.特稿不太注重可读性、趣味性

D.特稿往往从宏观切入,反映一个较大的主题

15.一般而言,西方新闻记者注重使用新闻背景来说明(   )

A.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B.新闻事实变化的过程

C.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原因 D.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向

16.关于新闻工作中的党性原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党性原则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各个环节

B.党性原则是阶级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C.党性原则要求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实话

D.党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时事政治类报道中,而在体育、时尚等报道中则无法体现

17.下列著名记者中曾担任过晋察冀日报社社长的是(   )

A.邓拓 B.范长江

C.穆青 D.邹韬奋

18.下列作品中采用了纵向对比手法的是(   )

A.《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B.《上海严寒》

C.《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D.《“飞天”凌空》

19.新闻作品《华美窗帷的背后》的体裁是(   )

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问题通讯 D.风貌通讯

20.下列新闻作品中由通讯社首发的是(   )

A.《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B.《“老报童”罗伊去世了》

C.《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

D.《日本签字投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影响,主要反映在(     )

A.采访形式 B.内容

C.篇幅长度 D.表现形式

E.导语结构

22.在新闻作品实际分析、研究活动中,值得注意的错误倾向是(     )

A.“事实论” B.“唯理论”

C.“经验论” D.“语言论”

E.“作者论”

23.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基本表现手法有(     )

A.描写 B.议论

C.抒情 D.叙述

E.说明

24.美国学者提出,通常构成解释性报道所谓解释的事实是(     )

A.历史性事实 B.环境性事实

C.简历性事实 D.数据性事实

E.反应性事实

25.新闻作品研究者一般要具备的素养有(     )

A.政治素养 B.理论素养

C.专业素养 D.知识素养

E.道德素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6.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

27.如何分析新闻主题?

28.什么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9.请分析《醒来,铜陵!》这篇新闻作品的形式特征。

30.试析《好啊!诚实永存》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色。


五、作品分析(本大题20分)

这是一篇优秀的灾害报道,既有事件报道的全面、客观、详实的特点,兼有特稿写作的生动、具体和灵活的特色。请从表现手法和语言两个角度对本文做具体的分析和点评。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40℃,莫斯科冻“瘫”了

早报专稿(19/01/2006)42岁的维塔利没有想到,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索比想方设法让警察抓自己进监狱的一幕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当莫斯科的气温骤降到-40℃时,这个俄罗斯流浪汉使出了浑身解数——装醉卖傻、破坏秩序甚至攻击同伴,为的就是找个牢房来躲避这突如其来的西伯利亚寒流。

从1月16日下午开始,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气温骤然下降,从前几日的-3℃降到-28℃,到18日凌晨,市区气温已经降到-30℃,郊区气温则降到-35℃。气象专家预测,最近几天莫斯科的气温还将继续下降,严寒天气将持续到本周末。英国《泰晤士报》援引一些气象机构的分析说,今后几天内莫斯科的最低温度可能会达到-42℃,为194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

这两天冻死冻伤的莫斯科人在不断增加,3位居民被冻死,30多人因冻伤而被送进医院救治。难怪像维塔利这样平时对警察避犹不及的流浪汉一定要往监狱钻。

“至少牢房里是暖和的,”维塔利说:“在这种天气里,如果睡觉找不到个暖和的地方,你就死定了!”不过他不用担心,莫斯科当局为了应付这种局面已经下令警察暂停将流浪汉驱逐出楼道、地铁站以及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行动。

为应付突如其来的严寒,当地医疗机构也发出了警告,要求年老体弱者呆在家中不要出门,部分学校也向学生建议说,他们可以根据情况自主选择是否继续上课。就连克里姆林宫卫队也将在长明灯前值勤士兵的站岗时间缩短到了每班30分钟。

极度严寒的天气也迫使俄罗斯当局采取了一系列久违的措施。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政当局不得不给公共汽车配备了特殊的“北极”柴油燃料;交通警察们也穿上了传统的俄罗斯毛毡靴。

不过在这场席卷俄罗斯东部和中部的严寒之中面临威胁的不仅是无家可归者、老年人和病人,整个莫斯科现在都处于对电力和热水供应可能被随时切断的担心之中。遍布整个城市为居民提供热水供应的加热站和管道都还是苏联时代的产物,人们不知道它们能否经受西伯利亚寒流的考验。

莫斯科著名的金斯卡娅医院在l6日寒流抵达当天就遭遇了一次2个小时的停电。一位医生心有余悸地说:“感谢上帝,当时幸亏没人在手术台上,否则可能就死了!”17日晚到18日早晨莫斯科有多处电车电线断裂,致使约40辆电车无法行驶。

17日,为了保证医院和其他一些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用电,莫斯科当局减少了对200多家企业的供电量,受影响最大的企业所得到的电力供应只有平时的10%左右,街头的灯箱广告也被列入了限制用电的范围。莫斯科市供电局前局长谢里布里亚尼科夫称,限电对于这座城市来说还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其他一些地区也遇到了类似情况。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一座发电厂发生事故,导致该市45个街区的电力供应和暖气供应被切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查看成考资讯<<< >>>查看远程资讯<<<
院校推荐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

收起

资讯动态

自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