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点击查看答案三、名词解释
1.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以往的急性心肌梗死分类多以心电图表现为依据,不能完全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现将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冠脉血栓导致的冠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疾病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2.危险因素(risk factor):指个体固有的生理、心理因素或生活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它们的存在可促使疾病发生,去掉后可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
3.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是表达危险程度的指标,指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的人与未暴露于此危险因素或与危险因素低于某一水平者发病概率的比较,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参数,对疾病早期诊断和一、二级预防有重要价值。
4.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为环状多肽链球蛋白,分子量在115kD~14OkD之间,由炎性淋巴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合成。在任何感染、创伤、手术都可导致升高,是系统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5.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CRP的升高反映了动脉硬化存在低度的炎症过程和粥样斑块的脱落。与严重感染时的CRP不同,冠心病人的CRP仅轻度升高,始终处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线水平。将冠心病人这种CRP状态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
2021年10月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十之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2.危险因素(risk factor)
3.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4.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
5.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
热门推荐: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